似乎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一句話:眼睛是不會騙人的,因為眼睛是心靈之窗。我也很相信這句話,時常用觀察人的眼睛去探求對方的真實情感。不幸的是,在我若干年后踏入社會之后,我觀察到的多是這樣的眼神:冷漠、功利、掩飾或者是閃爍不定。一開始,有些書生氣的我極不適應。后來,慢慢的,我理解了,我釋然了,我想:在這個利益至上,防備心優(yōu)質(zhì)的冰冷年代里,這些眼神是恐怕才是正常的吧,甚至我應該學得和他們一樣。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得世故,變得八面玲瓏,變得所謂的能夠圓滑地適應社會的“成熟”。
在泰祺,我卻發(fā)現(xiàn)了很多不一樣的眼神。剛加入泰祺輔導數(shù)學時,濟南泰祺剛成立,李景宏校長就對我說:“張老師,咱們分校剛起步,各方面確實還不太完善,不過我有信心在短時間內(nèi)把泰祺在山東做大做強。”我當時說:“山東這邊MBA輔導機構(gòu)挺多的,競爭也很激烈……”他馬上打斷我:“你看著吧,不就是什么思碩,社科賽斯,華宏嗎?我們一起努力,全部把他們擠走!好不好?”在他的眼睛里,我分明看到了堅毅和自信的光芒。這眼神明明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這眼神沒有絲毫的掩飾,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濟南泰祺的兩個員工小武和小段,年齡不大,眼神經(jīng)常透著笑意。她們主管教務和財務,工作一絲不茍。課間我解答學員問題,一扭頭,黑板已經(jīng)擦干凈了,一杯熱水也放在了講臺上。每周給學員發(fā)的測試題都替我修改完了,再統(tǒng)計出錯題多的題目發(fā)給我。有什么事情都提前打電話和我溝通,和學員溝通。教學和財務的事情與我有關(guān)的一定要跟我核對,以防出錯。很多厚重的教材和笨重的教學用具都是她們用纖弱的身體搬來搬去卻毫無怨言。在她們的眼睛里,我看到的是對工作盡職、負責和熱情的眼神。
對于這幾年全部的學員,我更多的看到了真誠的眼神。在課堂上,我能夠感覺到他們的勤奮,因為那么多對知識渴望的眼神投向了我,讓我感覺如果講不好,就會辜負這些認真的目光。
課下,我們會聊到各自的工作,家庭和孩子,會聊到遇到的煩惱或壓力,會討論時事,也會大聲的開玩笑,海闊天空,無拘無束。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其實人與人大可不必帶著面具,盡可以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從他們的眼睛里,我只看到了坦坦蕩蕩,沒有什么隔膜與防備,更多的是真情的流露。2012年考完后的聚會上,酒過三巡,一個學員單獨找我,這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突然流下了眼淚,緩緩的說:“張老師,我這次感覺數(shù)學考得不好,覺得非常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在我身上花費的苦心,我恨自己為什么沒學好!”其實這個學員工作年限很長,原來的基礎本身就薄弱,平常工作又很忙,壓力很大,他已經(jīng)非常努力了。此時此刻,他的含有淚光的眼神充滿了無奈和失望。于是,除了對他說了很多鼓勵的話,我還狠狠的給了他一個擁抱。
記得一首很老很老的歌《你的眼神》:“雖然不言不語,叫人難忘記,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麗……”,每當我聽到這首歌,總是不禁微笑一下。
對,那就是明亮又美麗的——泰祺的眼神。